公告显示,奥普特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2人,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许学亮,证券事务代表余丽。调研接待地点为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长安兴发南路66号之一、线上会议。
据了解,奥普特公司在研发层面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自主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近3年及2024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占据营业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累计获得了大量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体现了公司在研发技术及设计环节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的产品在机器视觉光源领域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领先水平,并在全球市场占有主体地位。此外,公司还被评为多项荣誉称号,并获得了省级奖项,显示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机器视觉技术为现代工业领域提供了强大的视觉感知与解决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识别、测量、定位与检测等功能。随只能制造技术的普及,机器视觉系统正向更高精度与效能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市场对自动化生产流程的高级别需求。
奥普特公司的液态镜头技术是其产品的一大优势,与传统机械对焦镜头相比,液态镜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快速自动对焦,适应不一样的工作距离和拍摄需求,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更强,明显提高了读码效率和适应性。
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划,计划优化客户结构,加强与行业大客户的合作,并积极开拓新的行业市场。同时,公司也在海外市场设立了分支机构,以提供本地化服务,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在人员规划方面,公司将持续优化人才结构,引进专业方面技术人才,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还将招纳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策划人才,扩充销售服务团队,并完善员工绩效考核机制,优化激励机制,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国内外机器视觉厂商各有优势与不足,外资企业在研发技术和产品性能上具有优势,但价格较高,而内资企业则更了解国内客户的真实需求,可提供灵活化和定制化的服务。未来,随着中国实体经济的高质量转型,机器视觉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中国将变成全球机器视觉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回答: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自主创新,逐步的提升公司技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近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3,710.57万元、19,102.18万元、20,224.50万元、10,996.24万元,占据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是15.67%、16.74%、21.43%、21.05%。持续的研发投入为公司在机器视觉领域积累了一批创新性强、实用度高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发明专利117项、实用新型专利454项、外观设计专利33项,软件著作权116项,其他2项。以上描述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涵盖了公司产品的各个关键技术领域,体现了公司在研发技术及设计环节的核心竞争力。公司近几年被评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获批“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奥普特机器视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东莞市机器视觉重点实验室”等创新研发平台,获得了“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广东省机械工业科技奖一等奖”“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等省级奖项,并入选了广东省产教融合型企业。
2024年上半年,国家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公示名单出炉。公司以“机器视觉光源”产品成功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20至2022年间,全球排名前20名的机器视觉光源企业中,公司分别以13.45%、16.01%、20.53%的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二位,国内市占率连续三年蝉联榜首。同时,奥普特在机器视觉光源的照度、均匀性、稳定性等性能上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从始至终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成功打破外资品牌对机器视觉光源技术的垄断,并依托持续性的研发人才投入,以及机器视觉实验室、科研平台、智能工厂等硬件资源,将产品扩展至机器视觉、工业传感器及运动产品领域。未来公司将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引进优秀人才,不断迭代产品和技术,增强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
回答:机器视觉技术通过光学成像与算法分析,赋予自动化生产设备视觉与解决能力,实现识别、测量、定位与检测等功能。作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核心驱动力,通过融合先进的光学成像与算法分析技术,机器视觉技术为自动化生产设备赋予了强大的视觉感知与解决能力。随只能制造技术的日益普及,生产企业对精准质量检验、高效数据处理、精确尺寸测量及深度溯源分析等视觉功能的需求急剧增长,推动了机器视觉系统向更高精度与效能的进化。机器视觉相关企业正聚焦于优化机器视觉系统的高精度成像“视力”(即成像清晰度)与智能分析算法,以满足市场对更高级别自动化生产流程的需求,从而引领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新一轮变革。
回答:液态镜头技术是一种创新的成像技术,它利用液态材料(如油或水)的物理特性来实现镜头的焦距调节。这种技术在智能读码器中的应用明显提高了读码效率和适应性。传统机械对焦镜头依赖于机械部件(如马达和齿轮)来移动镜片,改变焦距,实现聚焦。由于机械移动部件的限制,对焦速度较慢,特别是在连续对焦或快速变焦的场景中,且经常使用中机械磨损可能会引起对焦不准确。公司推出的液态镜头智能读码器产品,进一步拓宽了应用场景需求。液态镜头通过改变内部液体的形状或压力来调节焦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快速自动对焦,适合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应用场景(如高速生产线上的条码读取),且具有较大的焦距调节范围,能适应不同的工作距离和拍摄需求,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更强。
回答:公司将持续优化客户结构,持续加强与行业大客户及关键客户的合作,快速响应客户的真实需求;并进一步拓展公司的市场空间,在巩固现有的3C电子、锂电等领域的客户和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汽车、半导体、光伏等行业的机遇;在进一步强化和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公司于美国、德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越南、泰国等关键市场设立了分支机构,以便更好地配合当地客户提供本地化服务,积极开拓欧洲、日本、印度、越南、泰国等海外市场。
回答:公司将持续优化人才结构,依托奥普特研究院、奥普特博士后工作站择优引进专业方面技术人才,加大研发投入,逐步的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另外,公司将持续招纳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市场策划和营销人才,扩充销售服务团队,保障市场开拓和客户服务能力。此外,公司将加强完善员工绩效考核机制,优化激励机制和分配的方法,充分调度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励人才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公司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保证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问题6:国内外机器视觉厂商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在于哪几个方面?未来国内机器视觉发展趋势?
回答:外资机器视觉企业未来的发展时间长、品牌知名度高、研发技术能力强、产品性能及可靠性高、产品品种类型及方案积累多,且管理更为完善,对市场判断准确,规划性强。但同时,从产品设计上看,外资企业产品普遍标准化,应对国内客户较多的应用场景及定制化偏好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产品价格相比来说较高,在客户整体成本压力一直上升的环境下处于相对劣势。
与外资企业相对比,内资机器视觉企业未来的发展时间比较短、知名度较低、研发技术能力较弱、自主研发产品的性能及稳定性与外资品牌还具有一定差距。但内资企业对国内客户的真实需求及市场更为了解,可提供灵活化及定制化的服务,快速响应客户的真实需求,供货周期短,且成本优势显著,市场占有率逐年增长。
GGII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约为925.21亿元,同比增长约5.80%,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超过1100亿元。2023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185.12亿元(该数据未包含自动化集成设备规模),同比增长8.49%,预计到2024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速接近12%。中国正变成全球机器视觉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发展新质生产力、实体经济高质量转型将带动机器视觉应用场景的拓展和渗透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