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继承和发扬钱之光部长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开拓新中国纺织实业的艰苦创业精神,推动科教兴纺,“钱之光科技教育基金”1996年设立,自1997年起开展行业教育奖励公益项目。2008年5月,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纺织之光基金会)在民政部登记注册成立,同年,开始资助自1978年设立的“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奖(原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奖)奖金和奖励工作经费。开启了“纺织之光”光耀纺织的公益新征程。
截至2023年末,15年来,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用于行业公益支出超2亿元,奖励了诸多在纺织行业科学技术创新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资助了一批对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促进优秀科技成果在行业中进一步推广。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十几年来扎根行业,成为纺织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公益组织。
为体现纺织之光基金会支持行业科技奖励工作15年来,在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中的重要贡献、价值,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与《中国纺织》杂志共同开设《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支持纺织行业科技奖励工作15周年专题报道》栏目,邀请“纺织之光”中国纺联科技奖获奖单位负责人、项目主要完成人、项目负责人(及桑麻学者)进行采访,通过受采访人的讲述,展现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在促进纺织科学技术进步和人才教育培训领域所起到的鼓励和推动作用。
祝愿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继续照亮纺织行业的科学技术创新之路,引领纺织行业勇立智能、绿色、可持续的时代潮头,铸就新辉煌!
“唯有宏大多壮志,敢叫纺织焕新颜!”这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对常州宏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大智慧”)行业贡献的高度评价,也是企业多年来持续创新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顾仁带领宏大智慧在科学技术创新领域屡获殊荣,其《新一代绿色数字化定型机智慧系统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023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公司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联合申报的“江苏省院士专家常州宏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创新中心”入选2024年度“科创江苏”专项计划立项项目,获评“院士专家(企业)创新中心”。
早在2017年,顾仁作为完成人之一的“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智能整花整纬技术产业化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作为业界专家,获得科技奖荣誉是一项重要的成就,它不仅代表了该企业在科学技术创新领域的卓越贡献,也是对其专业能力和研究成果的高度认可。这些荣誉不仅彰显了顾仁在科学技术创新领域的卓越贡献,也标志着宏大智慧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在2024国际纺机展会上,宏大智慧全球首发了两款重磅产品:HK-AI印染人工智能大模型和HVMC-25AS智能图像整纬机。常州宏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顾仁表示:“多年来,宏大智慧始终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坚持自立创新,深耕细作,精益求精。
顾仁指出,当前印染行业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已进入新阶段,基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及数字孪生技术的数字印染制造已成为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HK-AI印染人工智能大模型是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定形机智慧系统的创新集成,不仅为定形机安装了“人工大脑”,有效监控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更实现了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全流程覆盖。
宏大智慧的创新研发不仅局限于某一项工艺,而是基于印染厂对智能化、数字化装备需求的转变,进行系统性的产业创新。INSHK新一代绿色数字化定形机智慧系统突破了现有定形机以工艺人员经验为主的检测与控制方式,运用先进的传感与检测技术、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纺织品关键工艺参数和质量的在线检测,开创了定形工艺控制的AI时代。该系统可实现定形工艺自主决策、自主优化,大幅度提高一次成功率,已于2023年7月通过中国纺联科技成果鉴定,被评价为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顾仁带领宏大持续推出新品,是其多年来用科技“为客户创造核心价值”的生动实践,为印染行业智能化转型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作为专注于印染装备数字化系统研发生产的企业,宏大智慧的业务涵盖定形机智慧系统、染色机智慧系统、验布智慧系统三大板块。
顾仁介绍,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染色机智慧系统解决了染色小样与批量生产一致性问题、缸差问题、重现性问题。该系统具有人工智能分析功能,实时采集生产的全部过程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确保染色的一次成功率,大幅度提高生产的基本工艺的重现性。
智能验布系统则包含织物克重在线测量、织物门幅测量、纬密测量、纬弯纬斜检测矫正、坯布智能验布系统、生产的全部过程智能验布系统、成品布智能验布系统、圆网印花机疵点在线检测系统等。
多年来,宏大智慧已掌握了前沿的机器视觉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孪生及自动化技术,拥有强大的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及国际领先技术,引领着纺织印染行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发展,成为行业标杆。目前,宏大智慧拥有全国印染数字化系统研发技术中心,是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示范企业,其自主创新研发的技术及产品荣获“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专利金奖。
顾仁表示,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在推动纺织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和人才教育培训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设立科技奖励,基金会激励了行业内的创新活动,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了纺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此外,基金会还通过支持教育和科研项目,培养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对于科技奖励工作,顾仁建议,基金会应逐步优化评审机制,确保奖励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同时,可以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支持力度,鼓励跨学科合作,推动纺织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此外,基金会还可以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借鉴先进经验,提升奖励的国际化水平,增强中国纺织行业的全球影响力。
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是在1996年设立的“钱之光科技教育基金”的基础上,由一批拥有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愿为中国纺织行业科教进步作贡献的优秀纺织企业和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赠资金成立的。2008年5月在民政部登记注册成为全国纺织行业性基金会,注册投资的金额2000万元。
截至2024年底,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已支持纺织科技奖1804项、优秀教师和学生4912名、优秀教学成果3120项、针织科学技术创新贡献成果145项、应用基础研究103项、科技成果推广355项、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397名、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43家、个人16人。
自1997年至今,科技教育公益活动支出超2亿元,对促进纺织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