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检测领先者
全国咨询热线:13812953225

2024年中国AI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5-03-20 05:11:24 人气: 来源:bob平台官网入口
案例介绍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目前全国已形成头部区域牵引、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中国人工智能走向规模化落地阶段。中国人工智能东部发展较强,形成了以北京、长三角、广东为主的3大产业聚集区。

  人工智能覆盖的产业相对较广,主要包括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涵盖多个不同的技术及应用场景。当前中国人工智能领域产业格局尚未成熟,上中下游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人工智能行业产业链明晰,可以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基础层以数据或计算能力支撑人工智能深度发展,如传感器、芯片、云计算等基础层主要涉及数据的收集以及运算。

  自2017年7月8日国家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来,在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的积极响应下,人工智能科技产业正在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擎,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将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伴随着科学基础和实现载体取得新的突破,类脑计算、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一系列的技术萌芽预示着内在动力的成长,人工智能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目前全国已形成头部区域牵引、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中国人工智能走向规模化落地阶段。中国人工智能东部发展较强,形成了以北京、长三角、广东为主的3大产业聚集区。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到2025年底,建成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力争全市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形成50个左右具有显著成效的行业开放语料库示范应用成果,建设3-5个大模型创新加速孵化器,建成一批上下游协同的赋能中心和垂直模型训练场。

  据报道,《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的出台是为了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落实《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条例》,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加速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AI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分析:

  相关数据显示,上海市人工智能规上企业已从2018年的183家增长到2023年的348家,产业规模从1340亿元增长到超3800亿元,居全国前列。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建成,吸引80余家大模型企业入驻。多层次人才梯队基本成型,人才规模达到25万人,占全国近1/3。

  据介绍,深圳AI产业链条完备、生态要素健全、投资生态活跃、应用场景丰富,已形成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扎实基础和突出优势。

  目前,深圳人工智能产业链条覆盖芯片、模型、硬件及应用等全环节,拥有2200余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已形成了龙头企业国际争先、高成长性企业国内一流、初创企业竞相发展的“雁阵式”梯队。

  为了降低企业算力使用成本,《深圳市打造AI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除依托重大项目资源以创新方式支持企业低成本使用算力、模型、语料外,深圳每年还将发放“训力券”和“语料券”,用于支持企业租用算力开展大模型训练。

  人工智能是新形势下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具备同各行各业结合的能力,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都在进行不同层次的智能化升级。新人工智能时代将是泛智能时代,覆盖的范围也远远不止传统理解中的互联网和科技行业,将给全社会带来生产力和连接度的飞跃。

  据报道,近期各地纷纷加快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落地应用步伐。例如,河南要求实施教育等重点行业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北京要求到2025年,打造100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标杆学校;上海要求推进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相关硬件建设。

  政策支持下,人工智能+教育这一赛道的发展势头正旺。业内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仅在于技术本身可以提升教学效率,还有望激活更大规模的智慧教育市场。

  想要了解更多AI产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9年人工智能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分析报告》。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