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场“A拆A”(指A股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在A股上市)的热情高涨。中国证券报显示,截至8月2日16时,已有27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分拆子公司上市的相关公告。
「子弹财经」此前发布的《独立性存疑,与房地产强关联,美的集团带不动美智光电?》一文中,美智光电就是美的集团“A拆A”主体。
近日,国内领先的视频产品和内容服务提供商海康威视再次实行“A拆A”。8月3日,海康威视子公司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机器”)更新了招股说明书,申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海康机器此次拟发行2.4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公司预计募集资金60亿元,大多数都用在海康机器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桐庐)基地项目、海康机器人产品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
此前,海康威视已经拆分萤石网络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有关萤石网络独立性、同业竞争等问题始终备受瞩目,上交所曾多次问询相关问题。
海康机器也同样存在此类问题,不仅与海康威视的关联交易公允性令人怀疑,而且海康机器还向海康威视大手笔资金拆借。
海康机器成立于2016年4月,前身系海康威视下属机器视觉业务部。海康威视和青荷投资各持有海康机器60%和40%的股份。
海康机器是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聚焦于工业物联网、智慧物流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主要是做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的硬件产品和软件平台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增值服务。
机器视觉作为工业传感的核心,是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眼睛。海康机器机器视觉业务聚焦工业视觉传感,已拥有2D视觉、智能ID、3D视觉三大硬件产品线,同时以VM算法软件平台为核心,培养视觉应用生态。
移动机器人是一种以电池为动力,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工具。海康机器移动机器人业务依托潜伏、移/重载、叉取和料箱四大硬件产品线和机器人调度系统RCS、智能仓储系统iWMS两大软件平台,重点覆盖汽车、新能源、3C电子、医药医疗、电商零售等细分行业。
2020年-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期”),海康机器的营业收入分别是15.25亿元、27.68亿元、39.42亿元,同比增长61.97%、81.53%、42.43%;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09.64万元、4.82亿元、6.40亿元,同比增长43.14%、640.71%、32.82%。报告期内,海康机器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快速增长。
海康机器的下游客户包括其母公司海康威视和他的下属企业、中国电科下属公司、圆通速递、极兔速递等。
其中,海康威视是海康机器核心客户之一。公司主要向海康威视销售MV、UAV、AGV等产品。
报告期内,海康机器向海康威视及其下属公司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12亿元、1.25亿元、1.1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34%、4.52%、2.86%。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8月以前,海康机器的原材料采购,由海康威视的全资子公司海康科技根据采购需求统一进行。2020年8月以后,海康机器才开始自建组装生产线,逐步建立了独立的硬件产品采购及生产体系。
问询函中,深交所针对海康机器的申报材料未充分披露对于独立采购、生产体系的搭建过程,进行了问询。
对此,海康机器在问询函回复中表示,公司于2020年8月开始进行资产转让,相应的生产设备于8月底一次割,过渡期间向海康电子租赁使用。此后,又进行了存货转移、人员转移、建立自主供应链体系。
海康机器在成立四年后的2020年8月,才开始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体系,然而,公司仍然向关联方进行大额采购。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的关联采购合计金额分别为10.08亿元、2.47亿元、2.84亿元,关联采购占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66.34%、12.41%、9.93%。
其中,向海康威视和他的下属企业直接采购商品、原材料、外协加工服务的金额最大,分别为9.29亿元、1.42亿元、1.42亿元。
海康机器在问询函回复中,选取2021年至2022年期间,就关联方及非关联方均存在购买记录的主要集成电路产品的平均采购单价进行比较,以向关联方采购价格为基准,设定为“100.00”,并以此列示向非关联方的采购单价。
经比较可以看出,海康机器向关联方采购的产品单价,均高于向非关联采购单价。
按理来说,海康威视作为海康机器的母公司,即使不给优惠,也应当和第三方供应商价格持平。然而海康威视却以高于第三方的价格,销售产品给海康机器,其中的合理性令人怀疑。
因此,海康机器作为海康威视的子公司,双方的关联交易是否公允,还需进一步观察。
由于上下游的付款及收款结算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导致公司存在着大量的应收账款。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海康机器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4.33亿元、6.6亿元和11.54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是28.39%、23.85%和29.28%。
此外,海康机器的应收账款期后回款率分别为98.40%、95.50%和74.91%,公司的期后回款水平也在逐渐降低,企业存在着应收账款难以回收的风险。
这些持续看涨的应收账款,给公司营业收入的质量带来考验。随义务规模的快速扩张,若不能较好地执行应收账款管理或者客户结构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可能将面临应收账款回收难度增大的风险。
此外,或许是因为应收账款过高,影响了企业的流动性,公司不得不增加负债维系运营,导致其资产负债率远高于同行业公司。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海康机器的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86.84%、69.46%、70.50%;而同行可比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均值分别为31.17%、31.07%、29.14%。海康机器的资产负债率远高于同行公司。
那么,海康机器的偿还债务的能力如何?报告期内,公司的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分别为1.10、1.35、1.51;同行公司的流动比率平均值分别为7.60、6.05、7.87。
海康机器的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和预付费用后的余额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分别为0.59、0.63、0.89;同行公司的速动比率平均值分别为7.03、5.46、7.27。
由此可见,无论是流动比率还是速动比率,海康机器与同行公司相比都存在着明显差距。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海康机器不仅负债率高企,短期偿还债务的能力也远不及同行。
此外,报告期内,海康机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是1.03亿元、-3.25亿元、-3917.80万元,公司的“造血”能力也相对薄弱。
值得一提的是,海康机器在面临较大金钱上的压力的同时,却仍然向母公司海康威视“输血”。
2021年1月31日之前,公司与海康威视签订借款合同,将暂时闲置资金归由海康威视统一管理。2020年度累计资金拆出及收回金额约为19.12亿元,2021年度累计资金拆出及收回金额约为4.0亿元。
海康机器作为海康威视的子公司,在资产负债率较高,现金流不足的情况下,却仍借款给母公司海康威视,其中的合理性令人怀疑。
海康威视董事长龚虹嘉、总经理胡扬忠曾于2019年11月1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调查通知书》,当时称系因信息公开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董事长龚虹嘉、总经理胡扬忠于2020年3月13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结案告知书》,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决定书认为:两人在增减持股份过程中未向海康威视报告为他人提供融资安排的情况,导致上市公司未能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有关信息,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公开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决定对龚虹嘉、胡扬忠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同时,要求龚虹嘉、胡扬忠于2020年3月20日前向浙江证监局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作为海康威视控股子公司,海康机器也曾经被境外机构处罚,相关处罚发生在海康威视被中国证监会处罚之后。
招股书显示,2021年6月17日,因机器人有限(海康机器前身)委托的认证机构违反双方约定,未按照机器人有限要求由经授权的测试机构出具相关检测报告,导致机器人有限部分产品在韩国申请KC认证时使用了上述没有经过授权的测试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被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国立电波研究院予以处罚。
此外,海康机器还存在未为部分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情况,存在由于欠缴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被相关主管部门要求补缴及予以处罚的风险。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康机器委托第三方代缴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员工数为220人,仅占境内员工数的6.49%。
可见,海康机器不仅存在着被处罚的风险,经营管理也存在着一定漏洞,加强整改,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