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影《超能陆战队》的热映,片中的机器人“大白”一夜成名。凭着呆萌的外表和善良的性格,大白俘获万千粉丝,被影迷们昵称为“萌神”。而在几年之后,“大白”或许就会来到你身边,这并非天方夜谭,因为在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的专家陆杰看来,现在已经有成熟的教育机器人走进校园,再经过几年努力,机器人将能成为孩子学习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伴侣。
陆杰之所以有如此自信,是因为他们推出的“新一代系列智能机器人教育服务平台”已经在各地校园中大范围的应用,并会很快进入普普通通的家庭中。陆杰介绍,新一代系列智能机器人教育服务平台采用了全球首创的快速搭建方式,搭建过程不用工具也不用一颗螺丝,学生能在20分钟内快速搭建出一个仿生类教学项目。
在位于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的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内,记者看到了多款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教育机器人,它们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有的像蝎子、有的像小狗,还有的就是缩小版的智能导盲车、声控楼道灯……“这么多东西没有一样像‘人’,也可以叫机器人吗?”面对记者的疑问,陆杰解释说,“机器人并不是都是像电影《终结者》里面的形象一样。按照通行的解释,能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都可以称为机器人。你看到这些像小动物一样的机器人叫仿生机器人,那些类似导盲车一类的可以叫做服务机器人。一般来说,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能分为两类:制造环境下的工业机器人和非制造环境下的服务与仿人型机器人”。
未来伙伴成立于1996年,企业成立初期,社会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机器人产品,要实现机器人进入家庭还很遥远,公司就想从教育机器人切入,先让孩子开始熟悉了解机器人。“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已经开设了以‘智能机器人比赛’为内容的全新课程。这种课程面向全校开设,三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报名,每个小组发一套器件,简单教授后由学生自主学习、设计、制作机器人参加该课程设立的比赛。这门课程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同时这种课程形式开始向中小学扩展。”未来伙伴创始人、董事长恽为民说。
在详细考察和学习了美国机器人教学模式后,恽为民又调研了国内中小学校目前的课程教学体系。他注意到,中国的基础教育也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从延续了数千年的以知识为核心的教育逐步向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演变,知识成为学习的载体而不是目标,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体验过程,由此,恽为民和他的团队开始研发适合中国教学和实践的教育机器人产品。
“既要让孩子自己动手把机器人拼装起来,还要让孩子自己动手编程序,让机器人动起来,这确实是难题。”陆杰说。他随手拿起一个拼装部件说:“我们的主要部件都是六面搭建,以立方体为基础结构件,确保搭建中不用螺丝,也能保证搭建的模型更专业。”他一边说,一边拼装:“这些部件,每一个都要经过上万次的拼插测试,内行人只要拿起几个部件,随手拼插一下,就知道这款产品的品质到底如何。”
在研制硬件之外,未来伙伴公司历经近5年的反复尝试,并经过实际试用之后,在2001年发布了全球第一套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ASOS,这也是中国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同年发布全球第一款标准流程图机器人编程软件VJC1.0,流程图式的编程方式让学生能够非常轻松掌握机器人编程,能够让机器人动起来,行走、转弯、“听”和“看”。同时,这种编程方式能够在C语言和流程图之间一键转换,兼顾了高水平孩子的编程需求。
一边是机器人软硬件开发,一边是机器人教育课程开发。为了适应中国的教育体系,未来伙伴公司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多所师范类院校联合开发教育课程,建立教育机器人教师合作培养计划,并合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课程、教材、考核评价体系。2002年起,未来伙伴率先在北京、上海的10所中小学合作试点,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所、各省市教科院教研室合作,先后编写了40多套机器人教材、教辅。目前全国有1万多所学校的课堂配备了该软件的早期版本服务于教学和实验课程。此外,从2000年开始,未来伙伴公司每年牵头组织“能力风暴杯”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同时积极与教育部的机器人课程等方面建立合作。
“教育机器人是个全新的产业。”陆杰说,除了开拓国内市场之外,未来伙伴的教育机器人也拿到了美国、英国、意大利等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的订单,与全球31个国家建立代理合作模式。展望未来,未来伙伴在教育机器人领域继续开拓之外,还将延伸到机器人应用的所有的领域,努力让各类型机器人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