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检测领先者
全国咨询热线:13812953225

聚焦机器视觉奥普特:创新驱动发展立志打造世界一流视觉企业

发布时间:2024-08-08 00:30:23 人气: 来源:bob平台官网入口
案例介绍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是一家主要是做机器视觉核心软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定位于自动化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以“打造世界一流视觉企业”为目标,致力于为下业实现自动化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自创立以来,公司一直快速稳步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机器视觉应用技术的领先者。

  根据公司官网,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设立30多个服务网点,服务于15000余家客户。

  在公司的客户群体中,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和全球知名的设备制造商,公司已成为全球客户信赖的合作伙伴。2020年12月,公司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机器视觉核心软硬件产品是公司的主要业务,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司坚持“深耕优势、以点带面、以面促点、逐个突破”的发展路径,选择了对视觉功能效果有先决性作用的光源和光源控制器为突破口,并将产品线逐步拓展至其他机器视觉部件。

  公司自主产品线已覆盖光源、光源控制器、镜头、工业相机、视觉系统等机器视觉核心软硬件产品,在工业读码器、3D激光传感器及深度学习产品方面完成布局并取得了初步的销售突破。

  同时,公司以产品核心技术为基础,建立了成像和视觉分析两大技术平台,结合多年积累的机器视觉在各下业应用的专有技术(Know-How),形成了多层次的技术体系。

  以此为基础,公司能够向下游客户提供各种机器视觉解决方案,协助客户在智能装备中实现视觉功能,提高机器视觉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带动公司产品的销售。

  其中,机器视觉整体方案以自主研发的SCI系列视觉处理分析软件为核心,并配合适合的硬件方案,提供了视觉成像、处理、分析以及进行视觉相关的决策所需的软硬件:通过硬件方案获得特征突出、低干扰的图像,从而简化后续处理分析负担、提高效率;通过SCI系列视觉处理分析软件,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处理、分析,目标是为客户提供稳定、易用的操作环境,并精确、快速的实现预定目标。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5亿元,同比增长36.2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2亿元,同比增长13.19%。

  2021年,机器视觉应用领域持续向好,公司把握市场机遇,深化已有行业应用,拓展半导体、汽车行业海外市场,加强新产品研发、产品升级,订单在多行业取得突破,收入持续增加。

  光源产品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17-2019年,光源产品收入占比稳定在45%以上,2020和2021年占比有所下滑,占比分别为40%和35%。2021年,光源产品的收入为3.04亿元,同比增长17.15%,毛利率为73.38%。

  2021年,各项业务收入占比总体看来更加均衡。其中,光源产品收入占比为35%,较往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仍然为公司销售收入做出最大贡献;相机收入占比为17%,较往年相比占比有大幅增长,有望成为销售收入来源的新兴中坚力量;配件、镜头、视觉控制系统、光源控制器收入占比分别为15%、14%、10%、9%。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在业务开展中的重要作用,2017-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逐年增长。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为1.37亿元,同比增长79.36%,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5.67%;研发序列人员为715人,同比增长30.24%,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达到39.18%。

  公司依托奥普特研究院、奥普特博士后工作站择优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持续加大研发人员投入,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020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2019年下降39.29%,主要原因是2020年业务增长,支付的各项税费增加;应收账款期末余额较期初大幅增长,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2019年基本持平;业务量增加,采购成本增加,存货与应付账款变动不大,导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员工增加导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加。

  2021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1.73亿元,同比增长80.63%。

  根据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卢治临先生担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29.79%,并通过千智投资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2.52%。卢盛林先生担任公司董事长兼副总经理、研发总监,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29.13%,并通过千智投资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2.46%。

  公司实际控制人在机器视觉行业具有多年的经验沉淀,使公司始终走在行业发展前列。

  卢盛林先生在华南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机器视觉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公司的经营管理团队多年来专注于机器视觉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与财务等工作,精通技术,熟悉市场,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稳定状态。公司大客户团队,与行业大客户密切配合,对保持客户黏性及技术延续性发挥了重要作用。稳定、优秀的团队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包括东莞市赛视软件有限公司、OPT Vision Limited(香港奥普特)、惠州市奥普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奥普特视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东莞市迈未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宁德奥普特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赛视主营业务为研发、销售视觉应用软件、视觉软件技术服务;香港奥普特主营业务为机器视觉核心产品的销售,是公司境外销售平台;苏州奥普特主营业务为研发、销售视觉应用软件、视觉软件技术服务及机器配件、工业控制设备等,负责华南片区的销售、客户支持、客户维护等工作;德国奥普特主营业务为研发、销售机器视觉产品,其分公司C-Cam Technologies主要业务是研发、生产专业相机;惠州奥普特从事研发、生产、销售机器视觉产品;日本奥普特主要业务为产品销售。

  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共募集资金16.1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为15.36亿元,募投项目包括总部机器视觉制造中心项目、华东机器视觉产业园建设项目、总部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华东研发及技术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营销网络中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拟使用募集资金14.23亿元。

  募投项目实施围绕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开展,有利于公司提高盈利水平、保持技术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保证。

  2021年11月23日,公司发布《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为营业收入增长率,该指标能够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市场占有能力,是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有效性指标,能够树立较好的资本市场形象。

  激励数量: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总量为31.68万股,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8247.57万股的0.38%;预留5.60万股,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8247.57万股的0.07%。

  激励对象: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272人,包括公司财务总监、核心技术人员及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其他人员(不包括独立董事、监事、单独或合计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

  考核目标:以2021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2-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60%、90%。

  根据公司2021年12月发布的《关于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更正后)》,首次授予部分预计摊销总费用为7546.70万元,将在本激励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按归属安排的40%、30%、30%的比例摊销。(报告来源:远瞻智库)

  我们认为,虽然激励费用的摊销会对公司未来几年的净利润造成一定影响,但股权激励计划有助于调动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团队凝聚力,增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根据美国自动成像协会(AIA)的定义,机器视觉(Machine Vision)是一种应用于工业和非工业领域的硬件和软件组合,它基于捕获并处理的图像为设备执行其功能提供操作指导。

  机器视觉主要可以分为成像和图像处理分析两大部分,前者依靠机器视觉系统的硬件部分完成;后者在前者基础上,通过视觉控制系统完成。

  一个典型的机器视觉系统,一般包括:光源及光源控制器、镜头、相机、视觉控制系统(视觉处理分析软件及视觉控制器硬件)等。其中,光源及光源控制器、镜头、相机等硬件部分负责成像功能,视觉控制系统负责对成像结果进行处理分析、输出分析结果至智能设备的其他执行机构。

  完成一个成功的机器视觉应用,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各组成部件及其配合:以一个精确的测量应用为例,需要考虑如何正确的选择光源、镜头、相机来合理搭配完成图像采集,如何对该检测系统进行标定,应该采用何种算法完成检测,如何对这些算法的速度和精度进行优化,可能影响体系测量精度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逐一克服这些影响因素以获得最佳的准确度和精度。

  目前,我国机器视觉技术与产品已经渗透到各个产业,政府及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及规范性文件,融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战略,并以视觉图像数据、视觉光电器件、视觉成像系统、视觉类仪器仪表、视觉类检测设备为支持引导方向,最终部署在电子、汽车、印刷电路板、锂电池、钢铁、有色金属、农机等多个工业制造业,以及文化、旅游、广电等行业。

  根据工信部《“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智能制造装备国内满足率超70%。随着我国工业制造领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的加深,机器视觉将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机器视觉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跨越多个学科和技术领域,需要在包括成像、算法、软件、传感器等领域积累大量的技术,需要持续的大量研发投入。因此,较高的技术门槛对潜在的市场进入者构成了壁垒。

  机器视觉的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LED、CCD、CMOS、光学材料、电子元器件、五金结构件等原材料。由于机器视觉是由多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的原材料均有不同,因此,产业链上游涉及的行业范围较为宽广。

  机器视觉产业链的下游主要为运用机器视觉技术的设备制造行业和终端用户,所涉范围十分广泛,如汽车、医药、化学、电子、半导体、印刷、食品饮料、物流、烟草、医疗、电池等等,几乎包括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

  公司作为智能制造装备中实现工业自动化的重要零部件制造商,处于机器视觉产业链的中间环节。

  机器视觉率先发生和发展在基础科学和技术水平领先的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地区。一方面,由于本土机器视觉企业自身积累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机器视觉同智能制造一样处于普及阶段,率先采用智能制造和机器视觉的领域中,进口或国际品牌设备占有明显优势。

  我国机器视觉行业启蒙于20世纪90年代,从代理国外机器视觉产品开始,经历了启蒙阶段、初步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后,少数本土机器视觉企业才逐渐开启自主研发之路。本世纪10年代左右,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水平的进步,特别是3C电子、新能源行业自动化的普及和深入,本土的机器视觉行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国慢慢的变成了全球制造业的加工中心,中国正成为世界机器视觉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随着本土机器视觉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本土智能制造设备商的崛起,本土机器视觉企业可以利用更接近技术使用者的优势,发挥灵活服务的特点,推动下游领域机器视觉核心部件的国产化,从而获得相当规模的增长空间。

  在工业领域中,相对于人眼视觉,机器视觉在速度、精度、环境要求等方面都存在显著优势,能够代替人眼更好地进行工作。同时,随着深度学习、3D视觉技术、高精度成像技术和机器视觉互联互通技术的持续发展,机器视觉的性能优势将进一步加大,应用场景也将持续扩展,这是机器视觉未来发展的根本动力。

  此外,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迫使制造企业不断加大在自动化、智能化方面的投入,扩展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深度,这将增加对机器视觉产品的需求。

  根据中国机器视觉产业联盟发布的《中国机器视觉市场研究报告》的统计,中国机器视觉行业规模从2018年的101.8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44.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9.02%。

  得益于宏观经济回暖、新基建投资增加、制造业自动化推进等因素,中国机器视觉行业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到2023年,行业规模有望增长至296.00亿元,2020-202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7.09%,市场潜力巨大。(报告来源:远瞻智库)

  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机器视觉领域的企业之一。在发展过程中,公司注重技术的积累,产品线逐步拓展至光源、光源控制器、镜头、相机和视觉控制器等全套机器视觉主要核心部件。

  公司产品定位于高中端市场,研发、设计和生产的机器视觉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3C电子、新能源、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协助下游客户建立和增强智能制造能力,并为公司技术发展和应用经验的沉淀提供了有力保证。

  根据机器视觉产业联盟发布的《中国机器视觉市场研究报告》,公司2021年的销售额在行业内排名第三,属于行业内较有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

  技术为本:自主研发能力与核心技术积累优势。根据2021年年报,公司2021年新获得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64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新获得软件著作权21项。截至2021年末,公司累计获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200项、外观设计专利25项,累计获软件著作权73项,其他2项。

  产品线布局:多产品线自主研发生产能力提升。经过十多年的沉淀,公司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机器视觉核心软硬件的产品体系。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已经覆盖光源及光源控制器、镜头、视觉控制管理系统等主要机器视觉部件,工业读码器、3D激光传感器在重要客户完成测试并开始小批量应用,同时自主相机的常用型号也开始覆盖。公司已经完成的自主产品的布局,为日后的竞争和发展提供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光源是机器视觉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其在机器视觉中的作用主要包括:照亮目标、突出特征,形成有利于图像处理的效果;克服环境光干扰,保证图像稳定性;用作测量的工具或参照物。

  公司光源产品覆盖了常见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不可见光产品覆盖波长从280nm到405nm的紫外光及850nm到1500nm的红外光,共有38个系列,近1000款标准化产品。同时公司还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的光源产品。2021年,公司光源产品线持续扩展,包括高亮、高均匀线形光源等。

  机器视觉光源控制器主要目的是给光源供电,控制光源的亮度并控制光源照明状态(亮/灭),还可以通过给光源控制器解发信号来实现光源的频闪,进而有效延长光源的寿命。

  公司的光源控制器产品分为模拟控制器和数字控制器两大类,数字控制器可以通过PC设备远程控制。

  公司的自主镜头产品主要包括定焦镜头、线扫镜头等。其中,定焦镜头包括200万像素系列、500万像素系列、1000万像素系列、2900万像素系列和Cobra系列,已覆盖常用像素、焦距、像元大小和芯片尺寸,可兼容主流相机;线扫镜头包括Coloretto、Hawk和Grampus三个系列,覆盖了常用的像元和靶面规格。2021年,公司进一步完善镜头产品线,包括高分辨线扫描专用镜头,远心镜头等产品线。

  工业相机对拍摄速度、图像稳定性、传输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有较高要求。通过多年对机器视觉解决方案的研发,公司在相机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为自有相机研发奠定了基础。2019年,公司已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机产品并实现销售。2021年,公司进一步完善相机产品线,包括万兆网相机,线阵相机等高性能相机产品线。

  视觉控制系统是对通过光源、镜头、相机获得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和一定的判决条件实现机器视觉功能目标的软件和硬件设备的总称,相当于人脑的视觉皮层和大脑的其他部分。视觉控制系统的核心为视觉处理分析软件,其可以附着于独立的视觉控制器或者工控机,成为基于PC的视觉控制系统,也可以集成于相机之中,从而将相机进一步扩展为智能相机。

  公司的视觉控制系统包括视觉处理分析软件和视觉控制器,其中,视觉处理分析软件产品包括SciVision视觉开发包和SciSmart智能视觉软件。

  公司在机器视觉领域深耕多年,特别是在3C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公司与国内外知名设备厂商和终端用户有着长期的合作经历,拥有丰富的机器视觉产品的设计、应用案例库。

  深厚的案例积累,奠定了公司在相关领域的优势地位,对新进入者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能有效保障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并为公司不断扩大产品应用范围、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新能源领域,机器视觉广泛应用于电池生产过程中各关键工序的缺陷检测、尺寸测量和定位。随着大量成熟方案的应用和推广,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已经获得行业龙头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等企业认可。

  根据公司2022年5月5日发布的《2022年4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视觉应用已基本实现对锂电生产全工序的覆盖:“锂电行业里,视觉应用很广泛,比如在涂布、辊压等环节中,锂电池产品表面容易产生露箔、暗斑、亮斑、掉料、划痕等缺陷,锂电池的品质会受到影响,产生潜在安全隐患,所以锂电厂商对于产品缺陷检测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使用视觉检测设备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在卷绕、模切、一体机、pack组装等工序都在用,除搅拌工序不用视觉以外,其他工序基本都已覆盖。”

  根据公司2021年年报,公司新能源行业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241.69%,且2021年有三位新增前五大客户,主要为新能源行业客户。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需求爆发,以及4680等新电池技术的推动,国内锂电各终端产能持续放量,将继续放大机器视觉的市场空间。

  根据起点研究院(SPIR)的数据,2020年中国锂电池产能为511GWH,预计到2022年中国锂电池产能将达到802GWH,预计到2023年中国锂电池产能将达到1056GWH。

  在动力电池大规模制造下,电池企业对检测精度、检测速度、图像传输、缺陷分析等领域要求愈发严苛,制造工艺革新和缺陷检测新需求持续升级,给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机器视觉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核心假设: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机器视觉核心软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自动化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目前,公司业务(产品)可分为:光源、光源控制器、镜头、相机、视觉控制管理系统、配件、其他业务。我们按照这七个维度来预测公司未来的收入和毛利率情况。

  1.光源: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公司光源产品覆盖了常见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不可见光产品覆盖波长从280nm到405nm的紫外光及850nm到1500nm的红外光,共有38个系列,近1000款标准化产品。同时公司还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的光源产品。

  2021年,该业务收入增速为17.15%,预测未来三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5.83%、23.45%、20.62%。该业务毛利率较高,2020-2021年分别为79.25%、73.38%,预测未来三年将保持在2021年的水平,维持在73-74%的区间。

  2.光源控制器:公司的光源控制器产品分为模拟控制器和数字控制器两大类,数字控制器可以通过PC设备远程控制。2021年,该业务收入增速为27.91%,预测未来三年收入增速分别为30.23%、25.15%、22.62%。

  3.镜头:公司的自主镜头产品主要包括定焦镜头、线%,预测未来三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2.63%、20.45%、18.52%。

  毛利率方面,2020-2021年分别为63.31%、66.04%,预测未来三年将保持在2021年的水平,维持在66-67%的区间。

  4.相机:公司在相机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为自有相机研发奠定了基础。2019年,公司已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机产品并实现销售。2021年,公司进一步完善相机产品线,包括万兆网相机、线阵相机等高性能相机产品线%。预测未来三年将保持快速增长,收入增速分别为50.86%、45.42%、40.69%。

  毛利率方面,2020-2021年分别为58.84%、54.95%,预测未来三年将保持在2021年的水平,维持在55-56%的区间。

  5.视觉控制管理系统:公司的视觉控制管理系统包括视觉处理分析软件和视觉控制器,其中,视觉处理分析软件产品包括SciVision视觉开发包和SciSmart智能视觉软件。2021年,该业务收入增速为14.27%。预测未来三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0.32%、17.58%、15.21%。

  该业务毛利率较高,2020-2021年分别为91.10%、71.48%,预测未来三年将保持在2021年的水平,维持在71-72%的区间。

  毛利率方面,2020-2021年分别为72.65%、60.60%,预测未来三年毛利率将保持在2021年的水平,维持在60-61%的区间。

  7.其他业务:该业务占公司收入比重很小,2021年实现收入13.37万元,同比增长54.43%。预测未来三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0.31%、17.69%、15.63%,毛利率维持在100%的水平。

  可比公司估值:在国内上市公司中,矩子科技、柏楚电子、埃斯顿也从事工业自动化相关业务,与公司主营业务相近,因此我们选择这三家公司为可比公司。

  从PE估值水平的角度来看,公司的估值水平与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较为接近。公司的PE估值水平处于合理位置,目前具备较好的长期价值。

  报告总结:随着新技术和产业化应用不断提升,下游产业链发展势头良好,机器视觉的需求稳步增加,3C电子、新能源、半导体、汽车等行业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机器视觉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其次,基于提升产品性能、降低成本、提高工艺水平的内在需求,下业在设备智能化改造、工业机器人应用等方面的投入将持续增加,机器视觉产品在各下业的渗透率将不断提升。

  作为国内领先的机器视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行业规模的持续扩大为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公司以“打造世界一流视觉企业”为目标,致力于为下业实现自动化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成长空间广阔。

  上市以来公司PE TTM主要运行在35-125倍之间,给予公司2022年70倍的目标PE,目标价为335.30元。

  1.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如果发生反复,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 应收账款回收风险:2021年底,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40043.52万元,占当期总资产的比例为14.82%,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较高。如果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个别客户经营状况发生困难,则公司存在因应收账款难以收回而发生坏账的风险。如若客户信用风险集中发生,则公司将面临营业利润大幅下滑的风险;

  3. 存货跌价风险:2019-2021年,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5380.90万元、7176.75万元、15434.58万元,占当期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8.33%、2.96%、5.71%。若未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竞争加剧导致产品滞销、存货积压等情况,将造成公司存货跌价损失增加,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4. 产品价格下行及毛利率下降的风险:机器视觉行业是近十几年间随着工业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行业。采用机器视觉技术的下业多为发展较快、对自动化水平和产品品质要求较高的行业。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机器视觉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整个产业也将逐渐进入成熟期。一般而言,随着产业从成长期逐渐进入成熟期,市场竞争加剧,将导致产品价格逐渐降低。公司目前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若未来受如行业内更多企业加入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境外品牌降价竞争、原材料价格及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未来公司产品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风险;

  5.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和工业4.0的进程的推进,我国机器视觉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本行业以及下业持续发展,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本行业将吸引更多的竞争者进入,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一方面,现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强研发和技术投入;另一方面,其他行业的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凭借资本实力跨行业发展。若公司未来不能持续维持竞争优势,提高自身竞争力,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将面临市场占有率下降的风险;

  6. 新产品的研发及市场推广的风险:公司已初步形成了机器视觉领域完整的产品线。但为应对竞争与需求变化,公司还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公司目前有多个新产品处于规划或者研发阶段,并在各下业规划研发机器视觉应用方案。一方面,上述在研项目距离实现批量生产和销售还有一定时间,且存在研发失败的风险。另一方面在研项目可能在未来商业化中会面临激烈竞争,出现商业价值低或不及预期的风险,同时,新产品或新方案在客户方面形成一定的偏好及忠诚度均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企业存在新产品研发失败和市场推广不利的风险,进而对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和盈利提升产生负面影响。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