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检测领先者
全国咨询热线:13812953225

助富豪成功寻亲背后:大模型时代 人脸识别技术依旧走在“深水区”

发布时间:2024-06-27 23:21:10 人气: 来源:bob平台官网入口
案例介绍

  ◎近期,一则河北富豪时隔25年找回儿子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而事件背后提供了科技支持的格灵深瞳也被推到了台前。12月4日下午,格灵深瞳发布声明称,针对寻亲,企业主要是配合警方提供技术和算法等工具,然后交由警方来应用。

  ◎作为一种记录生物信息数据的新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在“科技向善”、服务人类的同时,其背后的安全和伦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人脸识别,是AI领域众多技术中应用最早、最为成熟的技术之一。现如今,在各个场合“刷脸”慢慢的变成了一种常态,以交通运输场景为例,人脸识别已大范围的应用于登机、入闸、安检等环节中。

  除了具有审核检查性质的场景,近期,一则河北富豪时隔25年找回儿子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而事件背后提供了科技支持的格灵深瞳(688207.SH,股价20.94元,市值54亿元)也被推到了台前。12月4日下午,格灵深瞳发布声明称,针对寻亲,企业主要是配合警方提供技术和算法等工具,然后交由警方来应用。

  格灵深瞳之外,A股也有不少同样从事人脸识别领域研究应用的上市公司,其中不乏云从科技-UW(688327.SH,股价17.25元,市值179亿元)、科大讯飞(002230.SZ,股价45.38元,市值1050.86亿元)、汉王科技(002362.SZ,股价22.8元,市值55.74亿元)这样的头部企业。与此同时,随着大模型技术站上风口,许多企业选择在今年推出视觉大模型,基于大模型训练,人脸识别技术也迎来革新机会。

  不过,作为一种记录生物信息数据的新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在“科技向善”、服务人类的同时,其背后的安全和伦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近日,“河北亿万富豪解克锋寻被拐儿子解清帅25年终圆梦”的消息非常关注。亲人团聚的背后,是科技的力量在发挥作用,格灵深瞳在官方微博上称,公司自主研发的“跨年龄同亲缘人脸比对算法”功不可没。

  公开资料显示,格灵深瞳的主营业务为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机器人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与应用场景深层次地融合,提供面向智慧金融、城市管理、商业零售、轨交运维、体育健康、元宇宙的AI产品及解决方案。2022年,该公司登陆科创板。

  据其官方微信号介绍,公安机关在寻找被拐儿童时常常需要面对三大难题:原始数据的不完整导致有效线索数量少、跨地域所带来的数据量大以及跨年龄所引发的变化性大。实际上,随着十多年或几十载岁月流逝,从幼儿长到少年甚至中年,被拐儿童相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为了帮助这些寻亲的父母早日寻找自我的孩子,警方做了大量的工作:人工一一排查匹配,依据被拐儿童的相关信息进行反复查找和比对,对疑似对象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和排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如何正确且快速地处理纷繁复杂的数据,帮助警方缩小怀疑对象的范围,考验企业的技术能力。对此,格灵深瞳自主研发了“跨年龄同亲缘人脸比对算法”,并已经帮助警方找到了4个被拐孩子。

  在具体操作方式上,格灵深瞳在官方公众号上详细的介绍称,“从当地上万张图片信息中筛选出千张,再将这千张图片与直系亲属及家族成员的信息对比,基于遗传关系,亲属之间的人脸特征相似性会相比来说较高,利用这一规律,格灵深瞳所提供的跨年龄人脸识别算法在识别后,会筛选出相关性较高的疑似者,进行赋分排,缩小查找范围,最后以DNA鉴定作为最终判断。在经过反复的测试和后,结果也是让人惊喜的”。

  对于格灵深瞳的“跨年龄同亲缘人脸比对算法”的技术优势,公司表示:“经过十年在算法的实践应用,公司构建了人脸识别模型,这些模型能够捕捉人的细微特征和相似之处,使其在处理复杂跨年龄识别场景时依然表现出色。其次,通过大量的样本训练模型,利用不一样年龄段的样本去生成不同人、不同年龄段的人脸图像,来提升跨年龄识别的准确率。第三,利用高效的分布式训练算法训练人脸识别大模型,该大模型对跨年龄识别有更强的泛化能力,使其能适应更大跨度的年龄识别。”

  业绩方面,格灵深瞳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14.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7.90万元,同比下降8.0%。就第三季度单季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15.5万元,同比下降14.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9.4万元,同比下降464.24%。

  对于第三季度业绩下降原因,格灵深瞳在财报中称,主要系营业收入同比减少、研发投入增加所致。

  在此之前,人脸识别技术已是人工智能技术中最先得到应用、落地的技术,也是AI与现实世界之间最直接的交汇点。在长期困于应用落地的AI领域,人脸识别作为最先落地的一项技术已催生出一批以海康威视(002415.SZ,股价33.6元,市值3135.08亿元)、科大讯飞等为代表的明星企业。

  Wind筛选出的22家A股人脸识别概念股涵盖两家千亿市值巨头,分别是海康威视与科大讯飞,市值百亿以上的企业也有七家。

  业绩表现上,2023年三季度,有五家企业营收达到百亿元规模,其中海康威视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2.75亿元,位居首位,大华股份(002236.SZ,股价18.9元,市值622.65亿元)、科大讯飞同期分别实现盈利收入222.78亿元以及126.14亿元。

  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高分辨率摄像头以及强大的计算能力,使得人脸识别系统在准确性和速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从初期的生物识别工具到如今的广泛应用于安防、金融、零售等多个领域,人脸识别技术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12月5日至6日的采访调研,目前业内的拓展方向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种原因是围绕垂直行业的拓展与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则是大模型技术背景下的多模态拓展。

  汉王科技汉王智远营销中心营销总监许方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汉王科技一方面通过推出适用于垂直行业的综合解决方案来全方位满足场景需求,例如推出园区管理综合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与其他创新技术融合,满足多种场景客户更丰富的需求,例如推出基于人脸+步态识别满足更高精准度的身份认证。

  云从科技方面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说人工智能的远景是打造一个具有大脑、神经、躯干与四肢的机器人,那么,硬件基础是躯干、四肢,更重要的是,要使得机器人能看会想、能听会说,就要搭建神经和大脑。所以,人脸识别只是机器视觉的一个分支技术,云从科技正在致力于研发语言、视觉、多模态大模型技术闭环,让用户获得更完善的应用体验。基于云从从容大模型,云从科技发布了AI精灵(AI-Agent)云月,云月不仅具备高度的拟人化呈现,在形象、动作和智力层面都更接近于真人水平,能够听懂、看懂、有记忆、自学习,与人进行自然交互。

  大模型热潮下,与云从科技同样选择依托于大模型技术寻求拓展成为行业共识。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公司宣布推出视觉大模型,视觉大模型性能的不断的提高,则革新着人脸识别技术在准确性、鲁棒性等层面提升。格灵深瞳在此前的声明中就提到,公司利用高效的分布式训练算法训练人脸识别大模型,使其对跨年龄识别有更强的泛化能力,能适应更大跨度的年龄识别。

  “相比传统的静态活体攻击,新的基于AIGC、大模型的深度伪造攻击迭代速度更快,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人脸识别的防御软件需要更加频繁地更新和升级。围绕人脸识别的高强度攻防将会成为行业新常态。”瑞莱智慧RealAI联合创始人、算法科学家萧子豪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

  当前,人脸识别慢慢的变成了人们生产生活中习以为常的AI应用方式,刷脸进门、刷脸支付、刷脸打卡等应用悄无声息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小习惯,提升了人们的生产效率。据数据统计公司Statista测算,2021年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约50.1亿美元,预计2027年翻一番,达129.2亿美元。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在各行业应用渗透深入,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有望获得更进一步发展。

  不过,人脸识别技术在应用中也暴露出很多隐私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关注。例如:智能快递柜曾被曝光一张打印照片即可轻松突破人脸识别;“315”晚会曝光房地产公司在用户无感知、未授权情形下处理人脸信息;Mate因滥用人脸识别功能向160万用户赔偿共计6.5亿美元。

  萧子豪在接受采访中也提到,人脸数据存在泄露风险,且早有先例发生。一旦数据收集主体未能善加保护,将会导致大规模泄露的情况,对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甚至还可能威胁公共安全。同时,人脸识别系统的技术盾牌并非牢不可破。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的提升,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黑客”的攻击手段也在不断地“迭代升级”,包括对抗样本攻击、深度伪造攻击等,持续挑战着人脸识别系统的安全防线。因此,反制技术一定会成为AI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保障人脸识别应用安全方面,行业一致认为,需要政产学研通力合作,提升行业安全合规能力。日前,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提出并归口管理的《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人脸识别系统测试方法》(GB/T 42981-2023)国家标准发布,将于2024年4月1日正式实施。

  该标准规定了人脸识别系统测试的一般要求,描述了人脸识别系统的功能测试方法、性能测试方法和活体检测测试方法。适用于第三方检验测试机构开展人脸识别系统测试,开发和应用人脸识别系统的相关机构参照开展测试活动。

  “新国标的实施将为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提供更规范和统一的标准,逐步推动该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云从科技方面对记者表示。

  汉王科技方面的许方明则称,国家标准的正式实施,首先有助于规范整个人脸识别行业,对应整个行业来说,能大大的提升整个产业的产品质量,推动标准化发展、增强市场之间的竞争、增强花了钱的人人脸识别技术的信任;对公司业务层面,需要遵循新的测试方法来确保其人脸识别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要一直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保持市场竞争力。最后,企业能将符合新标准的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扩大市场份额。

  在保障人脸识别应用安全方面,萧子豪建议,公司应加强对人脸识别隐性风险的排查。尤其是和财产、法律、政务相关的应用,必须要格外注意一些由人脸识别产生的,但风险大爆发存在时延效应的安全风险。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设计新的风控机制进行堵漏。即使在堵漏以后,仍然建议公司定期对当前的人脸数据隐私保护、人脸识别软件漏洞等风险进行攻防演练,并高频地升级人脸防火墙系统,以保证对新型攻击的有效防御。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个人会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